“先喝杯茶吧,喝紅茶還是喝綠茶?喝紅茶吧!”說著,成勇君就順手拿起手邊的茶具,用嫻熟的動作開始洗茶,這是我們次見面的聊天方式。一杯茶、一本書,是他喜歡的工作方式,一個小時的行走也是他每天必做的事情。有時候簡單的生活何嘗不是一場華麗的冒險?
經過16年在圈子里的沉淀與升華,成勇君逐漸擺脫了行業(yè)內某種無形的束縛,真正的做到了設計師該做的事情,讓客戶真正的感受到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服務理念,他強調他不是繪圖工具,不是掙錢工具,不是主材銷售員,不是設計銷售員,他的職業(yè)是設計師。
設計師成勇君
個人簡介:
生于內蒙古,獨立室內設計師,成勇君設計工作室創(chuàng)始人兼設計總監(jiān),中國室內設計學會會員,北京市裝飾協(xié)會會員。
提倡“獨立設計&獨立施工”設計服務理念。設計風格多變,各個作品都恰到好處的體現(xiàn)了設計對“高品質生活”的詮釋,并因此在全國各地斬獲無數(shù)裝飾設計大獎。
代表作品:
《奧林佳苑》、《融科橄欖城》、《向之、往之、居之》、《第二眼美女》、《自然情愫、理性浪漫》、《裘馬都》、《龍熙順景》、《優(yōu)雅女人家》、《中規(guī)之勢、平雅之態(tài)》
獲獎經歷:
2003 威尼斯家園杯室內設計金獎
2005 中國室內設計學會年度商業(yè)設計大賽方案類金獎
2009 美化家居設計大賽金獎
2010年作品《向之、往之、居之》獲2010年第十一屆美化家居設計大賽一等獎
2011 時尚家居十大明星設計師
2014入選中國住宅設計風尚人物
偏愛現(xiàn)代風格
快節(jié)奏、高頻率、滿負荷的現(xiàn)代人生活已到了讓人無可復加的地步。人們在這日趨的繁忙中,渴望得到一種能徹底放松、以簡潔和純凈來調節(jié)轉換精神的空間。成勇君對于設計一貫偏愛現(xiàn)代風格,提倡簡約,摒棄華麗、繁多與浮夸風格,認為復雜的裝飾不論在時間上還是金錢上都是一件的事情。
在設計上追求空間與個體的互動交融,作品貼近個體生活習慣,著重營造溫馨隨意的生活狀態(tài),形成了舒適自然的氣質。
【記者問】現(xiàn)在家裝設計界流行很多風格,比如地中海風格、歐式風格、古典主義風格等等。您個人所推崇的設計風格是什么?
【成勇君】其實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設計風格是現(xiàn)代風格,現(xiàn)代風格是永恒的風格,也是當代都市人比較適合居住的風格。
作品《融科橄欖城》
作品《融科橄欖城》
【記者問】您當初的設計為什么選定了現(xiàn)代風格?
【成勇君】現(xiàn)代風格重要的、注重的是設計的功能性,不追求繁瑣的任何裝飾。很多很好的工業(yè)設計都是從德國來,你會看到一個工業(yè)產品有時候可能很簡潔,不會去追求什么樣的造型,也許就是一個方塊,但是它有很多的功能性,這個是主要的一個特性。很多現(xiàn)代風格的設計經得住歷史、時間的考驗,比如說你十年前做的設計,十年以后會發(fā)現(xiàn)它還是非常不錯的作品。
【記者問】對,現(xiàn)代風格有它形成的特有的時間背景,所以很多時候非常符合現(xiàn)代人的生活方式。
【成勇君】你說得對,現(xiàn)代風格的形成是歷史原因,是某一時間段發(fā)展出來的一種風格,從巴洛克、洛可可、新古典主義,到新美術運動,再往后出現(xiàn)了鮑豪斯學派,鮑豪斯學派就是現(xiàn)代風格思想的前身,強調發(fā)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,造型簡潔,反對多余裝飾,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。實際上在整個的美術史里面,室內設計是和建筑設計混在一起的,像歐洲的建筑,室內室外一定是協(xié)調的。例如我10年作品《融科橄欖城》就符合我們現(xiàn)代人生活的特點,其實它的裝飾上不復雜、很簡單,但是我們把色彩的搭配都要做到位,先把功能解決好,再把色彩搭配好就好了。
作品《融科橄欖城》
作品《融科橄欖城》
【記者問】所以你會偏愛簡約的現(xiàn)代風格。
【成勇君】簡單的東西有內涵、有氣質,會讓人有放松的感覺,不論老人還是年輕人都會覺得很舒適。像很繁瑣的古典主義風格的房子,我會覺得很奇怪,我也不會去住那樣的房子。
尋找屬于自己的“符號”
設計師大多不愿歸納自己的風格,往往覺得風格會限制自身的發(fā)展,成勇君卻不以為然。他一直在尋求自己的風格,也就是那個屬于自己的的“符號”。
說到“符號”這個問題,拿電影來比喻比較貼切一些。張藝謀、馮小剛、王家衛(wèi)這些知名導演,他們的電影作品都有一種特定的“符號”。說到色彩,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張藝謀善用的大紅色;說到畫面構圖,我們會想到王家衛(wèi)的不規(guī)則構圖;說到馮小剛,我們想到的是他作品的黑色幽默。
這些東西需要積累、長時間的堅持,成勇君也一直朝著這個方向努力,他希望有他的作品能夠具有很強的辨識性,讓人一眼就看出來,這是他的作品。
作品《奧林佳苑》
作品《奧林佳苑》
【記者問】設計師的家往往能體現(xiàn)其個人風格,作品不夠完美可以講說這是用戶的需求,但是家不一樣,你自己的家一定是你自己的意志。
【成勇君】我的房子是十年前裝修的,事實上是特別不理想的設計,那個時候也談不上設計。因為本身的經濟實力有限,就簡單的裝修了一下,現(xiàn)在正準備重新裝修。如果要做的話,我會把功能解決的非常到位。比如在生活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的一些使用不方便的細節(jié),在下一次的裝修就會慢慢的把它們解決掉,所以我不會花太多的心思去考慮風格,如果非要定位的話,那一定是現(xiàn)代風格。
【記者問】您認為適合中國人居住的模式,應該是什么樣的?
【成勇君】首先,與其說適合中國人居住的模式,不如說適合中國人生活的方式,適合中國人居住的模式不能泛泛來講,生活方式更具象化,因為人與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,回到家的狀態(tài)也不一樣,所以居住模式也就不一樣。其次,整體的室內設計思想是有偏差的,中國很多的業(yè)主可能花了幾百萬去買一套房子,但是他對設計的需求不高,還保持前些年的裝修,只是簡單地刷一下墻,也沒有設計師去指導,在我看來,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,適合我們居住模式重要的一點就是先把設計需求提上來,把功能性放在位,然后再把你想要的風格再放進去就OK了。
作品《奧林佳苑》
作品《奧林佳苑》
【記者問】南北方的設計差異性體現(xiàn)在哪里?
【成勇君】我認為要從兩個方面說起。首先是設計師本身的差異,因為南方與國際接軌更多,所以它整體的設計是比較開放的。從個人形象上來看,南方的設計師更具時尚性,北方的設計師還是比較保守的。其次是設計的差異性,我認為設計的差異性與設計師本身的個性是有關系的。比如香港設計師梁志天,臺灣設計師邱德光等能更早做出自己的風格,更強調的是他們本身的個性。
擺脫傳統(tǒng)束縛
98年畢業(yè)之后就開始了他的設計生涯,期間他在其他裝飾公司做設計師、也開過自己的裝飾公司,然而十余年的工作經歷并未讓他找到職業(yè)歸屬感。
一味的追求高產值、一味的接單,要求設計師們做更多的任務并不是他想要的工作狀態(tài),傳統(tǒng)裝飾公司漸漸有區(qū)別他個人的發(fā)展,這種快節(jié)奏的工作模式對他來說是沒有心思和精力去做好設計的,很舒適、很放松的狀態(tài)更適合他。于是在14年年底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他工作十年的東易日盛裝飾公司,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。
【記者問】在您的眼中,自己的公司是一個什么樣的公司?
【成勇君】既然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,我的目標很明確、很清晰,當然要改變傳統(tǒng)裝飾公司的模式,打造一個設計型的工作室,為客戶創(chuàng)造愉悅的裝修過程,這個是很重要的。我們所有的業(yè)務是以設計為主,專注設計,倡導“獨立設計&獨立施工”。
【記者問】獨立設計是怎樣的概念?與傳統(tǒng)裝飾公司的區(qū)別在哪里?
【成勇君】我們接業(yè)務,先接的是設計,施工可以不做,那么傳統(tǒng)的裝飾公司很低的設計費甚至是不收設計費,會吸引很多客戶吸引過來,比如說現(xiàn)在免費設計會越來越多,他們以施工、賣產品為盈利點,拿了甚少的設計費,但是要掙很多的錢,作為傳統(tǒng)裝飾公司這是無可厚非的。
這么多年來,設計師的口碑在客戶口中不是特別好。所以我們要做的恰恰相反,我們不做捆綁式的銷售,捆綁式銷售是以產品做設計,設計是有局限性的,我們可以把好的銷售渠道給客戶,以行業(yè)的折扣給到業(yè)主,提高客戶的滿意度,用充足的時間去做有質的設計,跟蹤服務、落地執(zhí)行。
【記者問】您理想中的工作狀態(tài)是怎樣的?
【成勇君】我想要的狀態(tài)是不會為了接單盲目的去做設計,我希望我做的設計是我喜歡的,過程是開心的,否則我覺得沒有意義,我更喜歡的狀態(tài)就是我既做了自己喜歡的東西,同時又有一定的經濟收入,也不追求過多的物質上的東西,因為錢是永遠賺不夠的,要懂得適可而止。
【記者問】現(xiàn)在的工作狀態(tài)達到您理想中的滿意度了嗎?
【成勇君】我已經過了為了掙錢而拼命的接單,每天忙得暈頭轉向的狀態(tài),包括我手下的幾個年輕的設計師,我給他們灌輸?shù)囊彩沁@種思想,我們已經慢慢的把這個作為主導方向去發(fā)展。慢慢的我們就形成了自己的風格,包括工作室的方式方法和設計的態(tài)度。總體來說,很滿意。
賺錢不是重要的
很多設計師都會面臨一個問題,那就是在設計中,設計師的觀點和業(yè)主的觀點是相違背的,對此成勇君有他自己的想法,他認為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愉悅的完成整個設計。
業(yè)主和設計師是雙向選擇的過程,被動不是長久的狀態(tài),有針對性的選擇客戶才是他發(fā)展的必然趨勢,在意見不一的情況下,終會對業(yè)主報以尊重的態(tài)度,但這并不影響他繼續(xù)找屬于他自己的風格。
他不喜歡把有錢表現(xiàn)在表面,不論業(yè)主多么富有,他只負責專心做好設計就好了。賺錢有的時候是放在位,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放在位了,設計本身是一個有內涵的東西,如果過度的當成商業(yè)價值,就會發(fā)現(xiàn)設計出來的東西就會膚淺。
作品《君山高爾夫》
作品《君山高爾夫》
【記者問】在您看來,好的設計作品有沒有一個評判標準呢?
【成勇君】應該從兩個方面去評判。首先是以業(yè)主的角度,設計師做出來的東西能滿足業(yè)主的需求,達到業(yè)主滿意,那么這個作品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好的作品。其次是從設計師的角度,作為設計師,我發(fā)現(xiàn)很多時候我想要的東西和業(yè)主想要的東西是不一樣的,業(yè)主想要一個奢華、繁瑣的空間,而我想要的可能是一個低調、有內涵的、有氣質、舒適的空間,對我來這就是一幅好的作品。
【記者問】如何檢驗自己的設計是否成功?
【成勇君】好的設計作品要能夠體現(xiàn)設計的精髓,不論什么風格的作品,除了滿足設計的功能以外,還要能夠經得住歷史的考驗。這是我檢驗自己作品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。
【記者問】如果客戶給您的作品提出一些不合適的修改理由,您是否會說服客戶遵循您的想法?
【成勇君】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糾結的問題。設計是一個服務型行業(yè)。我覺設計師和業(yè)主互相尊重的過程。打個比方,當我的業(yè)主花了設計費來找我,前期我在跟他溝通的時候就要把他喜歡的風格找到,然后按照這個風格做下來,當然色彩的搭配、造型、功能上我的意見較多,因為這方面我更專業(yè)一些,但一定是按照業(yè)主的喜好去做東西,這個喜好指的是風格。關于這個話題,我過段時間要寫個東西,就是講“業(yè)主花了設計費,到底應該是什么樣的狀態(tài)?”。
【記者問】到目前為止為滿意的作品是哪幅,原因是什么?
【成勇君】實際上沒有滿意的,只有更滿意的,我希望下一個作品是超越的,現(xiàn)階段來說,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作品是《君山高爾夫》、《融科橄欖城》和《奧林佳苑》這三幅作品,滿意的就是《君山高爾夫》。因為首先業(yè)主是非常相信我的,包括整個空間的風格、色彩的搭配全部交給我來設計,完全從我設計觀點、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(fā),所以出來的作品是一個完整的作品,是我所喜歡的放松的、舒適的、有氣質的一個空間。
作品《君山高爾夫》
作品《君山高爾夫》
【記者問】您認為成長為一名的設計師,需要具備什么樣的素質?
【成勇君】首先一個的設計師,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設計當中,這個是重要、基本的一個素質,其次就是不要為了利益而去設計,我這個作品想要做成什么樣子就做成什么樣子,隨心所欲。
【采訪手記】:
一個多小時的聊天,成勇君給我的印象是低調、謙遜、隨和,應了他那句“設計的特性取決于設計師本身的個性”?;蛟S,他就是這么一個簡單的人。弱水三千,只取一瓢飲,人本該這樣,專注自己喜歡的,堅持自己的態(tài)度,久而久之,將會有屬于自己的“符號”。